


这是一篇结合Token2049活动和Devcon活动的一些复盘,来自运营的视角。可能有所遗漏,欢迎评论补充。
随着Crypto的快速发展和项目方的需求。进行线下活动成为了一个必须要闯过的关。
刚结束的Devcon和Token2049 SG和一系列的side event,为加密行业从业者、投资人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。当然,活动办完也得好好复盘一波,看看有什么坑,怎么避坑。
虽然活动有很多不确定性,但是有个流程,心中有数就不至于临时全部推倒重做。
咱们Crypto的人不是只会吹牛B!的都是辛苦工作的人!我们不是草台班子!
在这里,即是向老板表明自己的专业性,也能减少无效工作!
面向大众还是面向小范围人群?
面向大众还是面向小范围人群?
什么人群:To VC、To 项目方、To 开发者还是To consumer
实战经验:
在这个阶段很多小伙伴其实并不在意,只想声势浩大。
但是事实上我们会发现,不是热闹就好的,活动本身要服务于你的目的! 可能你的活动是想要好好讨论,也来了很多有价值的小伙伴;但是定了个酒吧,四周都是激情的音乐,大家就讨论不起来,只能纯high,丧失了活动本来的意义。
之前token2049的经验是:去了很多,记得的人和项目真的不多。
有个值得一提的小插曲,在清迈去到Invisible Garden线下活动,他们通过开发者社区的推荐,对于参加的开发者会进行审核dd,具体到查看Github的代码。人数虽然没有场场爆满,但是参与的小伙伴都是ZK的开发者,在demo day时,不同项目的开发者可以互相交流使用的加密技术,给出意见,并且进行具体的辩论,作为一个ZK的编外人员,感觉学习到很多,质量非常高。
2.1 场地摸排:
当地的什么场地合适,预算多少;能提供什么(食物、酒水),不能提供什么(比如不能抽烟),有什么限制(比如不能喝酒,人数不能超过500)。
举例:这次2049去了一个AI相关的活动,地方选的非常美丽是个很有格调的酒吧,但是有点小,酒水区和演讲区距离太近;导致networking的人声音太大,影响演讲者;演讲者只能被迫提高音量,结果非常吵。观感很差。
2.2 赞助支持:
这个其实靠团队的BD资源。不过当你确定了受众和场地之后,跟赞助爸爸谈的时候也能心中有数,有的放矢。
2.3 嘉宾支持:
这个其实也靠团队的BD资源。邀请知名的行业嘉宾、投资人和技术专家是提升活动影响力的重要方式。尤其是在活动密集的时候,比如在曼谷和新加坡的活动,大家会报名很多活动,但是具体到当天去哪个活动,cohost合作项目和嘉宾就是那个决定因素。
2.3 推广资源:
比如是否需要本地的一些社区,营销渠道(除了luma之外,当地人会用eventbrite之类的吗?)
跟线下的Crypto社区合作是一个不错的想法,提前调研好社区,提前谈好推广合作,比如官推互推,互粉,才能真的达到活动目的,活动是线下接触的场所,但不代表不需要提前做准备。
打造吸引力强的议题一个成功的活动离不开高质量的内容策划。内容是加密货币活动的核心,吸引目标受众参与的关键因素。设计活动议程时,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热门话题讨论: 结合行业趋势和市场热点,策划具有前瞻性的议题。例如,Token2049围绕Web3、DeFi、NFT、区块链基础设施等当前热门领域设置了多个讨论环节,吸引了大量参与者的关注。
其实如果是开心的大party也不用想这么多。但是如果是白天的分享的话,可能要仔细琢磨一哈。
单纯的演讲和项目展示可能难以保持参与者的热情。通过增加互动环节,如小组讨论、圆桌会议、现场问答以及互动式体验区,可以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,提升参与者的体验感。
案例:Solana Breakpoint在设计活动时,提供了多个区域,让参与者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进行深度的交流。
项目方展台(Booth):提供给项目方用于品牌展示和推广,方便与社区和投资者互动。
演讲和辩论舞台(Stage):Breakpoint 的演讲质量极高,内容丰富。嘉宾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积极展示项目成果和思路,形式多样,辩论环节尤其精彩,观点碰撞激发新的灵感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查看回放。
开发者专区和黑客松活动:在黑客松场地,开发者们安静地编写代码,专注于技术创新。这里没有喧嚣,只有对技术的热爱和探索。
再比如Devcon,开发者和builder属性更强,不仅给出了很多单独的社区Booth,还有一个专门休息的睡眠区。

在活动设计中,体验感非常重要。除了议题和互动环节,活动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能直接影响参与者的满意度。确保场地内的设施完备,提供优质的餐饮、舒适的休息区和完善的签到流程都能极大地提升参会体验。
案例:比如去年的Web3 Festival HK,有的地方是消防通道,不能放Banner,主办者没确认清楚,场地安保直接收走了,主办方也不知道,场地、项目方、活动主办方来回沟通,非常糟心。
比如今年的Token2049,不同展位关联性其实看不太出来,都是随缘,个人体验是感觉很乱,一个房间不同类型的项目方都有,跑来跑去很迷糊。
线上物料主要用于预热和推广活动,关键是抓住受众眼球并传达清晰的活动信息。
文案撰写:包括活动简介、嘉宾介绍、议程安排,确保简明、有吸引力,传递活动核心价值。
主视觉与海报设计:主视觉(KV)是线上宣传的核心,确保在海报、邀请函、社交媒体宣传等场景下统一风格。
倒计时与邀请函:倒计时素材通过社交媒体制造紧迫感,邀请函则用于提升VIP和重要嘉宾的参与意愿。
线下物料直接影响现场的体验和氛围,需提前准备并与场地沟通。
场地物料:桌椅、背景板、水牌等。背景板应包含活动和赞助商LOGO,打造视觉统一感;水牌和导向标识有助于参会者清晰找到各功能区域。
发放物料:宣传单、手环、贴纸等。手环控制入场权限,也可以成为纪念品;宣传单可能可以包含活动议程,便于参会者了解整体流程。
这里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,但是非常重要,因为这是你的老板最关心的!老板不一定会纠结帽子是cap还是hat,但是一定会看你的预算要花5wU还是6wU。
预算是活动执行的重要环节,不仅需要准确估算总体支出,还要明确各方的出资比例。活动的预算规划应涵盖:
场地:确认大概活动时间范围下的不同日期,不同时长价格(下午和晚上的价格,多用一小时的价格可能都不一样哦)
食物,酒水
设备租赁:音响,灯箱,屏幕等
市场推广费:记得涵盖嘉宾开支哦
物料费用:在这里确认一下大头和范围就好,让老板心中有数,具体的物料可能要看活动议程安排。如果想发放精美的物料的时候也能机动调整(比如充电宝,小风扇这些有趣的物料)。
通过给老板报价,也能更清楚的了解到,老板心里是咋想的。
老板想办多大的活动,什么级别的活动,在这里你会有具体的认识。
在预算这边,我的老板都非常非常大方,所以做好控制,推进容易。但是Crypto的人一个赛一个能吹(这是Founder的必备技能),认识的很多落地的小伙伴就抓耳挠腮了。在此提供一条思路。
虽然预算看似只是一个数字,但实际操作中涉及的资金安排可能会引发很多纠纷。
确认不同合作方需要背多少预算指标,不同级别的赞助给到什么权益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本人在Crypto做marketing两年,每次大活动之后都会听到八卦和各种扯皮。谁少给钱,谁多给钱,这里预估预算除了确认总预算之外,也尽量确认清楚合作方要出的钱和要拉的赞助。
小结: 虽然没有写的很细,但3.1 和3.2 其实很考验统筹能力。预算花钱很多,但是我们还有赞助啊!赞助意向都很高,那是不是活动可以换个更好的场地?
灵活变通,多方沟通。Web3的BD们!我们不只BB,我们还有Development,D下去的能力!展现你们的时刻到了!
1. 多渠道宣传
活动宣传的目的是吸引目标受众,并为活动营造出声势。可以通过社交媒体、社区平台、加密货币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。利用好合作社区宣传,如果卖票的活动,设计好分销框架。
2. 与赞助商的联合推广
与赞助商合作也是扩大活动宣传的有效途径。许多赞助商会在他们自己的平台或渠道上进行活动宣传,为活动带来更多的曝光机会。
一定要写rundown,简单明了,最关键的是心里有数,有意外不会慌。
在活动执行中,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:
签到与引导流程: 高效的签到和清晰的指引牌能够提升参会者的第一印象。
展区与互动区设计: 设置项目展区、互动区、体验区等,方便参会者深入了解和体验产品。T
活动应用与数字互动: 设计专属的活动应用或小程序,Luma上做好更新和同步,小群聊也可以利用起来,方便参会者随时查看活动议程、与其他参会者互动、领取礼品等,提升整体参与感和便捷性。
在加密货币活动的运营过程中,多方沟通是确保活动顺利落地的关键。活动组织者需要与场地方、合作伙伴、内部团队、媒体以及活动参与人员保持高效的沟通协调,确保各个环节无缝衔接。以下是沟通工作的具体步骤和要点:
场地沟通:
在确定场地后,必须进行详细的场地勘察和沟通,确保活动在现场的顺利进行。
踩点测量:提前到场地进行现场勘察,确认活动的具体陈列位置、展位摆放、签到处、休息区等位置的规划。
接电和设备调试:与场地方确认是否可以提供充足的电源、网络、音频设备等。确保所有技术设备都能正常运行,特别是涉及直播的场合。
进场与撤场时间:明确场地的开放时间,确保进场和撤场时间有足够的缓冲时间,避免突发状况影响活动进度。
特别注意事项:了解场地的使用规则和限制,如防火规范、人数上限、吸烟区、食物饮品的供应限制等,避免在活动过程中违反场地规定。
合作伙伴沟通:
商务合作关系的成功对活动的预算、资源和整体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活动主办方需要与合作伙伴保持积极沟通,确保双方合作愉快、共创价值。
商务谈判:与赞助商、合作伙伴进行清晰透明的谈判,明确双方的需求和利益点。确保赞助商的品牌露出、广告位、宣传物料等在活动中的呈现效果与承诺一致。
共创活动:关注合作伙伴的需求,寻找低成本的共创机会,尽可能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来共同提升活动的影响力,带来额外的流量和关注度。
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:根据合作方的业务需求定制专属的宣传或体验环节,比如Pitch day,可能会需要具体的小房间进行私聊,提前考虑好,不仅显得团队专业,也能确保他们的参与价值最大化。
内部团队沟通:
内部协调是活动运营的核心,所有现场的执行细节都依赖于团队的协作和配合。
活动支持人员安排:提前明确公司内部支持人员的职责分工,如签到处人员、技术支持、现场引导、物资管理等岗位,确保现场有人可以随时处理突发情况。
培训与准备:在活动前对所有支持人员进行培训,包括了解场地布置和流程、参会者问题解答、基本礼仪等。(很多在现场的主办方的运营小伙伴都是临时找的人,可能连厕所都不知道在哪里😂,那花钱找个人全场转或者在门口守着,对项目一问三不知,有啥用呢,至少让大家扫码进TG问啊,也算有转化😂)
确认好所有现场工作人员,确保活动流程顺畅进行。
主持人和演艺人员:提前确认主持人、演讲嘉宾、演艺人员等的排期,并与他们充分沟通活动流程、时间节点和内容要求。确保每位嘉宾了解自己的发言或表演时间,彩排可以看活动规模,不一定必要,感觉流程写清楚就好。
礼仪人员和工作人员:确认礼仪人员的站位、迎宾流程、礼品发放等细节,确保现场秩序井然技术支持、设备操作人员也需提前熟悉设备操作,确保音响、投影、直播等设备的顺利运行。
遇见了很多活动,小伙伴想和主办方认识一哈都找不到人,临时请来看站台的人,对项目也一问三不知。
活动的邀约工作需要精准且及时的执行,确保重要嘉宾和参会人员能够准时参与。
邀请函设计与发送:设计具有吸引力和专业感的邀请函,并通过邮件、社交媒体和活动平台等多种渠道分发,确保目标受众能够收到邀请。
嘉宾确认与跟进:在发送邀请后,定期跟进受邀嘉宾的反馈,确认他们的参会意愿并提供详细的活动信息,确保重要嘉宾不会错过活动。
VIP邀约与接待:对VIP嘉宾提供个性化服务,如单独的接待和安排,让他们感受到活动的重视程度,从而增强他们对活动的好感度。
一场成功的活动离不开后续的复盘与反馈。活动结束后,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,分析活动中的亮点与不足,为下一次活动的策划提供改进方向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复盘:
数据分析: 通过数据分析活动的报名情况、参会人数、线上传播效果等,评估活动的整体成效。
数据分析: 通过数据分析活动的报名情况、参会人数、线上传播效果等,评估活动的整体成效。
数据留存:下次可以复用,重新邀请
团队内部总结: 举行团队内部总结会议,复盘活动的执行流程,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,以优化后续活动的执行效率。
团队内部总结: 举行团队内部总结会议,复盘活动的执行流程,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,在这个阶段,切忌推锅,不要聊是谁的问题,重点在怎么解决问题。以优化后续活动的执行效率。
看到了很多小伙伴,认认真真,苦哈哈做运营和marketing,既然付出了这么多努力,真的不想被当成草台班子。




